中国社交媒体在双关语和笑话之间表达了民众——或许是官方——的认知,并且带有明显的政治讽刺意味,称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为“川建国”,意为“(中国)国家建设者特朗普同志”。
这一称呼出现在中国社交媒体平台上,意在暗示特朗普对华强硬政策违背了华盛顿的意愿,并激励北京增强自身实力,实现技术、经济和军事的自给自足。
全球咨询公司安可顾问公司(APCO Worldwide)大中华区总裁兼经济学家詹姆斯·麦格雷戈表示,唐纳德·特朗普总统自上任以来就成为中国网络政治传说的一部分,被描绘成“无意的英雄”,
据《纽约时报》报道,格雷戈里认为,“中国经历了唐纳德·特朗普时代,当时他唤醒了中国人民,使他们意识到需要更加努力地提高自己的科学和创造技能。因此,过去八年,其先进制造业的规模、复杂程度和数量都呈爆炸式增长。”
特朗普及其政策只是副作用,但中国——这个第三世界农业国家——早在特朗普上台前的几十年,也就是20世纪70年代末,就已经开始有计划地崛起,当时它开始发展其工业和商业能力,以此作为确保缺乏的政治稳定和克服“大跃进”政策之后危机的手段。
毛泽东(1893-1976年)领导了这一政策,旨在迅速实现经济从农业向工业的转变(1958-1960年),并实施文化大革命(1966-1976年),旨在铲除共产党内的资产阶级,但社会和经济成本却很高。
1976年,邓小平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随后担任国家主席(1978-1989年),并领导了一系列经济改革,旨在使中国成为国际经济和贸易强国,允许更大的经济开放和自由,但不会废除国家控制和执政的共产党的控制。中国的计划基于一系列步骤和规则,其中最重要的是需要获得本地的技术力量。
国家主席习近平支持这一观点,他说:**“过度依赖进口核心技术,就好比把房子建在别人的墙上。不管房子建得多大、多漂亮,在暴风雨中也难以屹立。”**中国不能承受作为附庸国的负担。
中国DeepSeek人工智能中国模式的出现,在西方引起轩然大波 (路透)
驯服巨龙
大量证据表明,中国的工业、经济和技术繁荣在某种程度上建立在习近平的一句话之上,最近,DeepSeek应用程序的推出引发的轩然大波,改变了人工智能领域的全球格局,正是中国崛起的一个例子,它已经对美国和西方构成了挑战。
这一挑战超越了技术层面,延伸至经济、军事和地缘政治层面。它描绘了当人工智能引领未来前景时,全球两极之间的斗争将会是什么样的。
DeepSeek是一种开源低成本工具,它威胁到Meta、微软、谷歌、英伟达、甲骨文等美国科技公司在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方面的巨额投资,以及这些美国公司长期垄断的全球供应链。
盛宝银行亚洲市场策略师查鲁·查纳纳对《纽约时报》表示,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主导地位“并非定局”,其他分析人士认为,而且可能已经结束,就像在其他领域发生的那样。
中国取得这一成就的意义在于,它能够克服美国过去几年的企图,即遏制北京获取运行先进人工智能系统的最新芯片的能力,这些芯片主要由英伟达提供,从而阻止或减缓中国获取先进人工智能模型的进程。
尽管存在这些限制,中国仍通过阿里巴巴达到了这一未来重要行业的顶峰,阿里巴巴又推出了其模型“Qwen 2.5 Max”,这被认为是对美国在生成人工智能领域的主导地位的真正威胁,并以中国的活跃存在重塑全球技术格局。
中国目前占全球电动汽车产量的三分之二 (路透)
“巨大飞跃”
多年来,西方一直认为,中国在先进产业的实力不断增强,是其采取不公平贸易行为、藐视全球贸易规则以及盗窃、走私和拙劣抄袭西方技术的结果。
中国最初也依赖其中的一些观点,但美国记者兼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在《纽约时报》的一篇文章中认为,这种说法是一个“巨大的欺骗”,表明西方始终否认现实,并补充道“当我们还在沉睡时,中国在一切高科技制造业领域都取得了巨大的飞跃。”
特朗普总统对他所认为的“中国威胁”的认知和处理,以及他第一任期内(2017-2021年)发动的贸易战,促使中国加倍努力,在电动汽车、机器人和稀有材料,并基本摆脱对美国市场和工具的依赖。
在此背景下,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ASPI)的报告《未来权力的全球竞赛》指出,中国在敏感和先进技术领域比美国具有明显的质量优势。
根据2023年的报告,中国目前在国防、太空、机器人、能源、环境、生物技术、人工智能和量子技术等44项关键技术领域中的37项处于全球领先地位,而美国仅在航天发射系统和量子计算等7个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中美之间最突出的争论点
中国实现了独立,进而脱颖而出,并逐渐征服了世界市场。托马斯·弗里德曼在《纽约时报》的一篇文章中证实:“人们担心,我们(美国)不再生产中国想购买的许多东西。中国几乎可以生产所有东西,至少更便宜,而且往往更好。”
记者兼经济分析师诺亚·史密斯在其博客上的一篇报道中认为,“单一国家达到这种程度的工业主导地位仅出现过两次,一次是工业革命开始时的英国,另一次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后的美国。”
根据史密斯的报告,这必然意味着,在一场旷日持久的产能战中(正如已经发生的),全世界团结起来并不能保证能够独自击败中国,中国已经席卷了全球许多市场,尤其是全球南方国家。
根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署的数据,2000年中国占全球工业产值的份额不超过6%,到2023年这一比例将达到30%左右。该机构的数据显示,到2030年,中国预计将占全球制造业的45%,相当于或超过美国及其所有盟友的产出。
2015年,北京启动了“中国制造2025”计划,目前控制着全球几乎80%的太阳能供应链。根据美国海军情报局的报告,中国的造船业产能也比美国高出200多倍。中国拥有世界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铁路总长度达4.5万公里。
在汽车行业,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才成为主要生产国或出口国,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成为最大的电动汽车及汽车总体制造国和出口国,电动汽车产量达890万辆(约占全球产量的三分之二)。
直到2019年,小米和华为还是智能手机制造商,但现在它们也在生产电动汽车,而电池公司比亚迪现在是电动汽车的全球领导者,超越美国“特斯拉”等西方公司,相比之下,美国公司“苹果”放弃了生产电动汽车的项目。
专家指出,全球正在逐渐转向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汽车,这可能使中国在不久的将来真正主导电动汽车市场和自动驾驶汽车市场。
中国开始押注高质量发展和高精度技术,而不是快速增长 (阿纳多卢通讯社)
开发冲突工具
中国的工业和技术繁荣基于多种因素,其中包括巨大的财富、庞大的劳动力、巨大的消费市场、鼓励创新和先进的基础设施、对教育和科研的有针对性的投资、社会对劳动价值的巩固,以及政府对工业和技术项目的慷慨支持。
中国依赖大规模贷款政策,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央行)的数据显示,中国银行对地方产业的贷款额已从2019年的830亿美元增至2023年的6700亿美元。
研究机构和大学的活动也增加了一倍,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024年7月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至2023年期间,中国提交了超过38000项专利,而美国同期提交了6276项专利。
根据官方数据,中国有超过4500家人工智能公司,到2023年底该行业的价值将达到810亿美元,比2022年增长13.9%。中国还拥有全球15%的该领域初创企业。
另一方面,据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数据显示,2019-2020学年,中国计算机科学及相关领域的毕业生(本科生和研究生)约有140万人,而根据国家教育统计中心,美国2018-2019学年计算机科学及相关领域的毕业生约有28.7万人。
中国拥有取之不尽的工科和理科生源,大学和科研机构变得活跃而有效,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并且开始吸引成千上万的外国留学生。
中国押注的是习近平所说的“高质量发展”,而不是近年来的快速增长,它专注于生成人工智能、可再生能源、半导体制造和供应链开发、通过庞大的海运业快速进入全球市场以及“一带一路”等贸易伙伴关系和举措。
中国第六代战机“歼-36”首次试飞震惊世界 (社交网站)
保护成果
中国最近的惊喜不仅体现在人工智能领域,在军事领域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突破,2024年12月26日,中国推出两架第六代战斗机,震惊世界,从而在第六代战斗机领域取得了对美国的质量优势。
第六代战斗机被认为是先进的飞机,依靠完全的隐身性、多种武器、适应不同条件的能力、与无人机的技术集成以及使用人工智能技术。
2024年12月,中国推出了第六代战斗机的两个版本,分别是成都飞机工业集团的三引擎“歼-36”和沈阳飞机工业集团的“歼-XX”。
沈诗伟:中国第六代战机首飞!这是世界上第一架第六代战斗机!
两款战斗机的突然试飞在美国引发争议,与中国在所谓的下一代空中优势(NGAD)战斗机方面取得的进展相比,美国研发第一架此类飞机的努力却遭遇挫折。
无论两架飞机的性能如何、服役时间如何,它们的同时出现都是中国的成就,代表着先例,也是对美国的挑战,特别是随着印度洋、太平洋地区、台湾地区和南海周边地区的竞争、争端和紧张局势加剧。
中国于11月推出了“歼-35A”第五代隐形战斗机,该战斗机比“歼-20”重型隐形战斗机更小、更轻、更灵活、速度更快。中国目前拥有195架“歼-20”重型隐形战斗机。
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拥有两架第五代隐形战斗机的国家,而俄罗斯则拥有一架战斗机“苏-57”。
“全球火力”网站将中国列为世界第三大军事强国,其数据显示,中国拥有3304架军用飞机,其中包括1207架战斗机,其中大部分是第四代战机,而美国拥有1854架。
12月,美国国会报告警告称,中国正在迅速缩小与美国在先进空中力量方面的差距,在无人机领域取得长足进步,先进战斗机在中国军队中的占比不断提升。
据美国报道,中国船舶工业规模已超越美国200多倍 (AFP)
令人担忧的缺陷
西方的分析大多基于中国经济的缺陷和内部矛盾的存在,包括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的逐步流失,以及控制各个领域的制度性质,来表明中国的繁荣将不会继续保持同样的势头。
中国政府预计,到2050年老年人口将占到中国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左右,这将导致生产率下降、医疗体系和养老基金压力增大,给中国经济带来新的负担。这将阻碍中国超越美国成为超级大国和世界最大经济体。
多数分析还指出,2019年新冠疫情以来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房地产行业和国内消费的下滑,以及对超过国内生产总值180%的债务的过度依赖,可能导致中国在经济层面丧失竞争力。
一些分析人士还以苏联(或共产主义阵营)在二战后与美国冲突以及冷战期间(1945-1991年)的崛起和衰落的经历作为比较,认为苏联正是在这种矛盾和不足的重压下崛起和衰落的,无法跟上美国和西方经验的活力和实力。
尽管两次经历有许多相似之处——包括国家控制、政党控制和官僚主义——但苏联依靠的是封闭的、指导性的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严格中央计划,而尽管中国与西方存在意识形态差异,但已全面融入全球市场经济。
中国还拥有远超苏联的经济、科技和人力基础。苏联的极端极权主义、与美国不平等的军事和经济竞争以及民族危机最终导致其解体。
美国拖累中国的巨大军费开支也影响了苏联的社会状况,但中国却创造了“经济奇迹”,专家认为,中国在20年内就从农业社会转变为工业社会,20年来人均收入增长了3000%,这是根据世界经济论坛2024年7月的数据得出的。
尽管存在缺陷,中国仍然看起来是一个强大的经济强国,很难与前苏联相比。分析人士和专家认为,中国拥有不断发展的能力和资源,这使其有能力与超级大国竞争。
随着唐纳德·特朗普总统开始新任期,他通过征收新关税和引发贸易战再次加大了中国面临的风险,可能会因此失去“川建国”的称号,但在当前和未来的与美国争夺利益和未来世界领导地位的竞争中,北京也加大了赌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