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兰之歌」中的主人公考察

内容

那么,看来在社会上似乎有这样的认知,但接下来我将介绍的《罗兰之歌》是这样的内容。

如果要阅读《罗兰之歌》,并不需要什么困难的事情。 只要知道,所有的故事并不是为了主人公而存在的,喜欢这个故事并不一定要喜欢主人公,这样就可以了。

主人公是一个身份高贵、肌肉发达且不死,但脑袋里空空如也,几乎没有分辨力和智慧的英雄,稍微有点难以支持的角色。明明热衷于冒险以追求功名,却作为骑士几乎没有帮助他人。如果他是真实存在的,我首先不想与他有任何牵连。这样一个单细胞的傻瓜,跳入根本无法获胜的战斗,导致伙伴全军覆没,最后悲伤地死去,仅此而已。喜欢上主人公是很困难的,如果只关注主人公,这将显得无比无聊,简直是一部糟糕的作品。事实上,早在很久以前我读这部作品时,根本没有觉得有趣。对主人公的愚蠢感到厌烦,同时也感到不适,主人公死后,留下的人的收尾处理让人感到极其不快,以至于我合上书本将其从记忆中抹去。没错,小时候的我认为故事应该围绕主人公展开,认为讨厌的主人公是绝对不应该存在的。长大后——当我再次拿起这部作品时,突然意识到。“罗兰之歌”其实是应该关注部下们辛苦的故事。

罗兰是一个拥有力量和责任的人所不应做的事情,典型的坏上司,连累了同伴而四散而去

***** 罗兰与奥利维耶是朋友。关于他们是如何相识的,有几个不同的版本,但大致是这样的。罗兰的母亲(查理曼的妹妹)在未婚的情况下与宫廷重臣恋爱,并怀上了孩子。因此,她惹怒了哥哥,被驱逐出境。(也有说法是她自己跳出来的)……在这一点上,母亲是个相当不考虑后果的女人。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个婊子或DQN,作为王家的女儿,更何况哥哥是国王,作为贵族必须维护体面,沉迷于恋爱而引发丑闻是不可想象的,首先可以说这个设定隐喻了罗兰天生的不考虑后果的特质。于是,被驱逐的母亲在野外生下罗兰,过着无家可归的贫困生活。罗兰力气很大,但没有接受过良好的教育,似乎是个相当的暴徒,因此地主的儿子奥利维耶去阻止罗兰。经过一番扭打,他们互相认可,成为了好朋友。这是少年漫画式的发展……到这里为止,是个好故事。就像《吉尔伽美什史诗》中的吉尔伽美什和恩奇都一样,如果能驯服像野兽一样的男人,使其变得像人一样,那就好了。聪明的奥利维耶=地主的儿子,暴徒罗兰=无家可归的儿子,作为地位更高的奥利维耶能够控制罗兰的时候,是没有害处的。 然而,命运的捉弄,奥利维耶家附近恰好来了查理王的巡幸。在那里,罗兰和罗兰的母亲被发现,罗兰的母亲与哥哥和解。在这一点上,罗兰从无家可归的儿子飞跃性地晋升为“国王的侄子”,地位超过了奥利维耶。也就是说,奥利维耶再也无法阻止他。更有甚者,国王宠爱他的他,根本没有人能够真正约束他。一个“难以控制的暴徒”就这样被释放了。 比喻来说,就像“开着高级跑车,肆意驰骋的,老板最宠爱的侄子”。由于他力气大,老板信任他,但智力稍显不足,常常发怒。更何况他根本不想遵守交通规则,总是全速前进。即使撞到人也毫不在意,这种程度的事情老板会帮他掩盖……那么,周围的人将会多么辛苦可想而知。在《罗兰之歌》中,罗兰周围的人物所表现出的微妙言行正是如此,养父(母亲的再婚对象)加努隆说“那个继子太傲慢了”(※1)或者“如果没有他,国家会好得多”(※2)等类似的话,正是因为平时罗兰肆意妄为,事后却让查理完全不在意而感到苦恼的表现。 ※1、2……例如29-30节。此外,当敌军将领马尔西尔的使者时,罗兰主动提出要去时,奥利维耶说“你容易发怒,只会让事情复杂化,绝对不要去”(※3),这也是因为他了解罗兰的性格,知道他所需的角色。 ※3……18节

是的,作为被憎恨的角色登场的加努龙,其实相比于罗兰来说非常理智的常识人

马尔希尔在过去假装投降,杀死了和平使者。这是战争中不应遵循的规则,既然已经处于不利地位,再次提出和平的提议时,也不一定不会重蹈覆辙。因此,甘努龙不愿意让使者出发是理所当然的,出发前就认为“没有命”的想法也是常识性的判断。指名养父甘努龙去这样危险的地方,罗兰被认为有敌意也是情有可原的。查尔斯在出发前对慌乱的甘努龙说:“这么胆小可不行”,而作为主角的罗兰也在嘲笑甘努龙,因此读者容易被误导,但勇气和鲁莽是不同的。当然,甘努龙所做的并不是正确的。为了整顿国家,借助敌人的手来杀死容易失控的义子,这种行为无疑是残忍的。而马尔希尔假装服从却打算背叛的意图,最初就已经描绘出来。即使甘努龙什么都不做,马尔希尔也会背叛。只要知道这个故事的主角相当不合常理,就不可能只支持罗兰。对于那些常常被无法用正攻法制止的暴躁同事所烦恼,甚至感到杀意的人,希望能够理解此时甘努龙的心情。如果因为某种幸运,像这样的同事被分配到必定会引发炎上的地雷项目,你会错过这个机会吗……


那么,甘努龙为了让罗兰成为亡者,策划了一计。让罗兰担任先锋,试图让马尔希尔王从后方追击。交给他的先锋是两万精锐。剩下的一千人将与查理大帝一起先行越过山口回国。朗斯瓦尔的山口狭窄。在友军通过之前,罗兰他们的任务是注意后方的敌人……

** 然而,后卫的职责是为了防备敌人的奇袭,
 并没有人说要全部击破奇袭。
**

而且,如果那次奇袭是针对敌人的全军的话。 而且如果说是奇袭的话,敌军很早就已经察觉到动静了。 即使有加努龙的背叛,罗兰依然还有生路可走。 在主力部队还没有走得太远的时候,吹响号角来通知敌袭就可以了。 就这么简单。 奥利维尔注意到越过山脉而来的敌人大军,告诉罗兰:“那支敌军是无法战胜的,快吹响号角呼叫增援。”※4 然而罗兰却一口回绝:“那是愚蠢之举。” ※4 …第81节 顺便提一下,在故事中,奥利维尔多次被称为“智将”。 罗兰勇猛,而奥利维尔聪慧。 而且他们还是青梅竹马的朋友。……

 **如果是真正相互认可的朋友,并且认为朋友是聪明的,那么,
 在这里罗兰应该会遵循奥利维耶的话。
**

但是,罗兰并没有这样做。在此之后,他又拒绝了奥利维耶的话,总共三次。

「聪明」应该是奥利维尔所说的「呼叫增援」对此回应「那是傻瓜才做的事哦。我最强!」。也就是说,他并不认为奥利维尔聪明。更何况,他甚至在嘲笑他。在这里,立场的逆转带来了悲剧。

如果奥利维耶的地位更高,而罗兰又服从于奥利维耶,那么基于正确判断的悲惨全灭是不会发生的。由于没有智慧的人处于首位,这里的两万部队将会无谓地死去。三次被忽视的呼唤增援的警告,盟友已经远去,奥利维耶意识到现在呼唤也来不及了,决心迎战而死。然而,从文中可以推测,这并不是他的本意。面对敌军,罗兰也在此时想:“……果然这太糟糕了。”

直到那时都充满了强气,满心想要打倒对方,到了第88节却突然说出“在我死后,拿到我的剑的人,必定会称赞它是绝品!”之类的话……这不过是强装的勇气吧……死的话就你一个人去吧。

奥利维耶也一定是这么想的,面对敌军,罗兰此时表现出的强硬态度让人感到无奈。
「现在说什么都没用!
如果你执意拒绝吹响号角(请求增援),
那么等待查理王的救援,已经不再可能。
如果王对此事毫不知情,勇士就不可能有过错,
而远方的人们(查理的主力)也没有受到指责的理由。」(佐藤辉夫译·92节)

也就是说**“全责任都在你身上,罗兰!”他是如此愤怒**,在这里无法看出两人之间的信任关系或朋友的情感。不,怎么说都好,他们并不是背靠背战斗的朋友关系。为了拼命阻止容易失控的罗兰,昔日的老友因为常识而遭受的苦恼,以及因为从地方领主的儿子因罗兰而晋升为国王的侧近而无法断绝的悲哀,想象起来都让人想哭。被迫与这样的腐朽关系纠缠在一起,竟然要无谓地死去,真是何等悲剧。

话还在继续。如果罗兰能第一个散去就好了,但不知为何他是主角。主角,无论是什么DQN,通常都会活到最后。是的,比如高达●种子的那个,那个……咳咳。在伙伴一个接一个倒下的情况下,罗兰竟然说了这样的话。

  「果然很厉害吧? 吹号角,来吧」

…最糟糕。项目不仅陷入了火灾,甚至大火,优秀的员工纷纷因过劳倒下后才转变方针。这种判断能力的缺乏是悲剧性的。

而且罗兰的话是「这场战争,对我方来说非常艰难」。这种事情一看就知道。**2万的军队,怎么可能打败10万呢。**奥利维耶从一开始就多次这样说,你难道没有听到吗?

即使因为自己的判断失误而陷入了失败的战斗,难道还在想着因为同伴无能而无法获胜吗?希望你能想象一下,奥利维尔在这个时候是多么绝望和愤怒地呼喊着。在这种不仅无法生存,甚至连让同伴逃脱都变得绝望的情况下,那些积压已久的情感被倾泻而出的场景。

 「谁的责任都不是,都是你自己的错! 够了,妹妹和你的婚约解除!」

然而,无法读懂气氛的罗兰这样回应。

 「…你为什么生气呢??」

人痛苦的感受不懂的男人,因可爱的侄子查理大帝全都原谅了他,主人公在没有反省的情况下来到了这里,反应最糟糕。这是《罗兰之歌》最大的悲剧。到这种程度无法读懂气氛,反而让人感到清新。奥利维也一定已经释然了。啊,和这样的男人在一起的我的人生到底是怎样的。对不起,妹妹,哥哥可能活不着回来了。——于是,法国精锐部队两万在朗斯瓦尔的山口陨落。然而,值得悲伤的不是罗兰的死。是因为他的错误判断而死去的两万名部下的死,以及从未得到报偿而散去的奥利维的死。

 …如果罗兰一个人活下来,最糟糕的故事就会完成了呢。

至少可以说死去是件好事,还是应该说即使是这样无可救药的男人也能被拯救是主的伟大之爱呢。看到奥利维耶和其他骑士们死去,他在最后的时刻或许终于意识到了自己的愚蠢。

或者,为什么会这样,一切都是自己的责任,最终可能还是没有理解。反而觉得这种可能性更高。

不信任他人、自信过度、不承认错误的人在上位时,恐怕就是这样的一个好例子。无论多么优秀的团队成员聚集在一起,只要有像罗兰这样的上司,项目就会失败。即使有再优秀的副领导,如果首席领导全盘否决其建议,那也毫无意义。

所以请大家,绝不要变得像罗兰那样。如果发现相似的人,最好逃跑。你永远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被带到朗斯瓦尔。——无论如何都不承认错误的上司,直到全灭时都不会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而在全灭之后,也绝不会将错误的原因归结于自己。请注意。

我认为这肯定是对现代人的长篇教训故事。

此外,这个感想是我个人的,罗兰无所谓,我希望奥利维尔能活下去,面向读者。 可能在这个世界上,有人会说:“罗兰真帅”、“真喜欢他那种男子气概!” 对于这样的人来说,可能会觉得不快,但这就是个人的感性。如果连这样的罗兰都能喜欢的话,我认为他就适合作为那些为他服务并华丽陨落的无名士兵。正是这些伟大的奉献者支撑着故事的骨架,或者在现代社会中,默默支持着这个社会。


第2页

■查理曼传奇 -查理曼的传说

《罗兰之歌》

◆「罗兰之歌」是什么? …  有时也写作「洛朗之歌」。罗兰是查理曼的侄子,奥尔兰的法语名。虽然用片假名书写时完全不相似,但拼写本身是「罗兰」,所以实际上并没有那么远离。  简单来说,故事大致是查理曼侵攻西班牙,逼迫马尔西尔王时,奸臣加努隆的背叛导致他的右臂罗兰和他的好友奥利维尔战死的悲剧故事。  然而,尽管是悲剧,槽点却满满。果然是查理曼传奇,绝对不会错过任何一个笑点。 ◆与历史的联系 …

 查理曼传奇的特点在于,往往想要不自然地夸大事实。嘛,如果这么说的话,史诗几乎都是历史幻想呢(笑)

 西班牙侵攻本身是历史事实,在这场战斗归途中,皮雷尼山脉的朗斯瓦尔有几名部下丧命也是事实,但规模、时间和出现的人物几乎没有历史的准确性。西班牙侵攻是8世纪的事件,但《罗兰之歌》的写作时间是最古老的抄本在11世纪中叶。诗人似乎并不是想记录历史,而是想华丽地赞美过去伟大的国王查理的业绩。

◆概要 …  这个故事原本有从1到291的段落编号,但因为麻烦所以省略了。  以牛津·博德利图书馆所藏的抄本为底本的和译。

◆要点解说

使用和译;筑摩世界文学大系10 中世文学集 筑摩书房 昭和53年 第三版

总结
本文探讨了《罗兰之歌》的主题,强调故事并非仅围绕主人公展开。主人公罗兰虽然身世显赫、强壮不死,但智力低下,几乎没有人道主义行为,反而在冒险中导致同伴全军覆没。作者回忆起自己童年时对故事的理解,认为主人公必须受人喜爱,然而成年后重新阅读时意识到,故事的真正焦点应是罗兰的部下们的艰辛与困境。罗兰的母亲因恋情被逐,罗兰从无家可归的孩子成长为王的侄子,最终失去约束,成为无法控制的“暴徒”。周围人物的微妙反应反映了他们对罗兰行为的无奈与苦恼,尤其是他的朋友奥利维尔对罗兰的警告,显示出他对罗兰性格的深刻理解。整体而言,文章揭示了《罗兰之歌》不仅是关于英雄的故事,更是对权力与责任的深刻反思。